1. 首页
  2. 学生工作
  3. 团学活动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团学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微光炬火行,支教正当时⑧——外国语学院赴镇巴县“青葵”支教实践队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展文化调研活动

  • 来源:外国语学院
  •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01
  • 浏览量:

2024年7月19日,西北政法大学青葵支教调研队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进行文化方向的实地调研。

卷首语

代代传承薪火志,红色精神润人心。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而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传承利用好革命文化,我们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使命,艰苦奋斗。为了实现《“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要求,“青葵”支教调研队于今日前往镇巴县开展实践活动。

首先,实践队到达了镇巴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在陵园管理人员的介绍下,实践队参观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和镇巴革命历史陈列馆,深深地被镇巴“红军之乡”的历史画卷和英雄诗篇所感动。

随后,实践队到达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博物馆进行实践调研。在和博物馆讲解员交流的过程中,调研队员从历史宏观视野的角度深入了解了镇巴苏区在革命年代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和突出的历史地位。

采访记录: Part1.

与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烈士陵园管理人员的问答

①问: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对于烈士陵园的发展支持有哪些?

马明娟: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给予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大力支持烈士陵园的发展,并尽其最大能力来解决在扩大发展规模中所面临的问题。

②问:后期对于烈士陵园的宣传角度和发展方向有哪些?

马明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农村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在暑期,主要发展学生的红色旅游研学教育活动,以及与部分学校签订教育基地的协议。以教育作为主要的宣传角度,发挥教育的传播性作用,让学生从小增强红色意识,赓续红色基因。

③问:现在对于烈士陵园的保护和开发进入到哪一阶段?

马明娟:我们正扩大烈士陵园的覆盖范围,包括正在修建两个瞻仰广场,以及未来电梯上陵园的构想,从游客的实际角度出发,切实保障游客的瞻仰体验。后期还会修建公路以达到节省游客时间的目的,提高游客对于烈士陵园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④问:是否有专家前来开展有关红色教育的活动?

马明娟:现在暂时没有,但我们希望后期可以开设相关的活动。我们也正在努力地向上申请,希望在将来红色教育活动可以成为我们的特色,从而扩大我们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

⑤问:现在是否有开展巡回讲堂或者社区活动来传播红色革命文化?

马明娟:我们目前只针对来烈士陵园参观的游客开展免费的讲解活动,并且我们新建了展览馆,里面包括了旧时的革命用品与勋章等来供游客学习参观。如果后期我们的讲解员和人员数量可以支持巡回讲堂和类似的活动时,我们很乐意举办相关的活动以达到宣传的目的。

⑥问:对于人员短缺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案?

马明娟目前我们还在向上申请人员招募并希望政府可以给予人员支持,我们也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进行人员的问题解决。

⑦问:目前是否有设想跟部分高校的历史学院进行合作,将我们作为学生见习基地?

我非常感谢你们可以提出这个建议,但我们暂时没有相关渠道来进行此类合作,后期我们会向政府申请来帮助我们疏通渠道、牵线搭桥,从而解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⑧问:后期在此是否有计划的大规模活动?

我们计划清明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来举行祭奠烈士的大型活动,我们烈士陵园还作为各个机关单位的“主题党之家”活动地点来进行党史教育,增强他们爱党、敬党的意识。

采访记录: Part2.

与镇巴县博物馆副馆长马良燕的问答镇巴县博物馆

①问:目前镇巴博物馆的宣传推广方向有哪些?

马良燕:我们会在镇巴的旅游线路和学生研学中积极宣传本馆,并且国家大力推行川陕地区的旅游发展,我们博物馆也在其中。所以我们主要以这三个方面作为主要宣传推广方向,目前也取得了部分的成效。

②问:博物馆是否使用社交媒体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马良燕:这是我们有所欠缺的部分,但在部分的市县级公众号中,我们有发表我们在教育和藏品等方面的内容和研究。由于我们的新媒体运营部门人员紧张,所以对此部分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希望后期可以弥补这一短板。

③问:是否有从各大高校引进讲解员的计划?

马良燕:这一部分我们正在进行中,我们与镇巴县职业中学达成了合作意向。但由于现在正处于暑期放假阶段,这一计划暂时搁置,后期我们依然会进行这一计划来缓解讲解员短缺的问题。

④问:是否有计划与其他旅游景点合作旅游线路?

马良燕:文旅局推出了相关的研学和旅游的专门线路,现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我们后期也会与其他旅游景点合作发展更加多样性的旅游线路。

⑤问:有没有考虑与其他博物馆联动进行部分“特展”?

马良燕: 现在还正处于考虑阶段,但后续会和四川博物馆等进行合作来进一步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同时也会考虑与汉中市部分历史悠久的县城进行合作来联合办展。

⑥问:目前博物馆发展受限制的部分有哪些?

马良燕:首先就是人员问题,由于对于历史了解的专家较少,不利于我们对文物历史文化的探究。同时,由于文物保护的时间长、难度大、耗费精力多,我们收效甚微,所以我们要重视时间问题。最后,我们作为一个小馆,还需要得到专业的大力支持,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⑦问:工作人员是否有去专业院校进行研修的机会?

马良燕:目前我们只有为期3-5天的短期综合培训,主要是博物馆的管理和业务部门的发展方面,未能涉及到提高职业技能的部分,后期我们会向上努力争取培训机会以提高我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更好地保护我馆的文物和服务游客。

⑧问:在博物馆工作的几十年来,您的收获有哪些?

马良燕:首先,最显著的是我的专业知识的累积还有管理技能的提高。我对于川陕革命根据地革命文化的知识也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在学习过程中,我的许多成果得到展现,主要体现在红色文化在教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博物馆的工作让我受益匪浅。

卷尾语

红军之乡美名扬,革命精神沁心房。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和镇巴县博物馆的经历,对实践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那是革命英雄对伟大祖国的深情守望;“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那是红军战士对革命理想的誓死捍卫;“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那是镇巴儿女对革命事业的无畏奉献。“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何为弘毅之士,在革命年代,镇巴县的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给出了答案,这份来之不易的胜利穿过历史的天空,划过时间的长河,涤荡在我们心中。作为新时代革命精神的学习者和传承者,我们应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在弘扬革命文化的过程中贡献青春力量,谱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