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被誉为“生命之需、百味之祖、财政支柱、化工之母”,而曾经被称为“中央第一财政”的定边盐场不仅有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更有着悠久的产盐历史。基于此,在7月18日,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延长石油定边盐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并开展调研活动。
标准化车间,专业化分工
当天上午,实践团一行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公司的制盐车间。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井然有序,各种自动化设备正高效运转,将源源不断的盐湖资源转化为高品质的盐化工产品。
“这里是我们的制盐车间,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我们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公司工作人员一边引导实践团成员参观,一边详细介绍着车间的生产流程和关键技术。实践团成员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工作人员也一一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七彩盐池,红色底蕴
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定边盐场最大的盐湖——苟池盐湖。实践团队了解到该盐湖开采于汉代,历史悠久。盐池整体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绚丽。
历史悠久,资源富足
下午,实践团队还参观了定边盐化工有限公司的展览馆和红色教育基地。在展览馆内,大家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品,详细了解了定边盐湖的历史由来、发展变迁以及公司在盐化工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在红色教育基地,工作人员则为大家讲述了老一辈盐化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受触动和鼓舞。
经工作人员讲解,实践团队了解到定边盐场现有天然盐池湖14个,湖盆总面积为98平方公里,先探明储量为3101.8万吨。定边的产盐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昌盛,在明代“盐马开中”的政策下定边盐场成为了盐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抗战时期,八路军三五九旅四支队与当地盐民共同打盐,在艰苦奋斗下保证了抗日军费。毛主席称其为中央第一财政,并为定盐题词“自力更生”。当然,在这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无数的打盐英雄,其中罗成德同志克服一切困难,领导了这场生产自救运动,毛主席亲自为其题词“不怕困难”,表彰他的先进事迹。计划经济时期,定盐全力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销售任务,担负着陕甘宁晋等地的食盐、工业盐供应,有力保障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最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以来,定盐转至延长石油公司,成为其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并在2019年被列为国家工业遗产。
产业化,多元化促未来
参观最后讲解员为我们团队成员介绍了其公司的产品及其分类,总的可以分为食用盐、工业盐系列,多品种盐系列,盐化工系列,硝化工系列,镁化工系列。工作人员指出,公司将以项目建设为手段,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主导产品产业化,相关产品多元化的循环经济,并加快盐、硝、镁化工产品的延伸。
延长石油定边盐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积极与各类实践团队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石油盐化工行业的繁荣发展。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定边盐场的调研和参观中,团队成员被多彩美丽的盐湖所震撼,为琳琅的产品所吸引,并为定盐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红色文化所感染。我们将传承定盐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发奋图强,奏响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