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生工作
  3. 团学活动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团学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 | “苹”水相逢,链动振兴——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咸阳市永寿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①

  • 来源:外国语学院
  •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01
  •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咸阳市永寿县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队,带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探索的渴望,即将踏上永寿县这片孕育着希望的土地。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们将深入永寿县马坊镇的苹果种植基地、电商服务站点及产业链各环节,实地走访果农、合作社与电商从业者,探索当地苹果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发展路径。团队将助力挖掘永寿苹果“生态优、品质佳”的核心优势,为构建新型高效的乡村振兴模式建言献策,让红彤彤的苹果成为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农户增收的“致富果”。

团队介绍

大家好,我是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2024级英语专业3班的张远锋,共青团员。很荣幸能担任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队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全力统筹好团队的调研计划、行程安排等,确保大家安全有序地深入田间地头与电商站点,也会当好团队与当地乡亲沟通的桥梁,确保各项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眼睛发现问题。我期待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和大家并肩作战、团结协作,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大家好,我是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2024级英语专业3班的刘语欣,非常荣幸能够担任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副队长。英语专业的学习教会我用多元视角看世界,而马坊镇的土地,正需要我们以实践去读懂乡土中国的生动注脚。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长。我期待在这里,既能把外语专业的所长融入乡村故事传播,让更多人看见马坊镇的烟火与生机;也能在田间地头的走访里,在和乡亲们的交流中,补上“扎根大地”这堂实践课。

“行是知之始”,我希望在马坊镇可以和团队一起,用行动书写青春,用热忱点亮微光,让这个夏天,成为连接校园与乡土、理论与实践的珍贵桥梁。

大家好,我是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2024级英语专业3班的李旭倩,即将随学院赴永寿县马坊镇,参与“‘苹’水相逢,‘链’动振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作为外语专业学生,我一直期待能将所学用于实际。得知马坊镇苹果产业需要外语支持拓展市场,我提前整理了相关词汇和基础外宣话术,希望能为果农搭建对外沟通的小小桥梁。出发前,我向学长学姐请教了调研要点,也反复琢磨着如何更好地融入当地。想到即将走进果园、接触乡亲,了解产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既有些紧张,更多的是期待。这次实践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能力锻炼,更是一次近距离感受乡村振兴的机会。我已做好准备,带着热情与诚意,奔赴这场与马坊镇的约定。

大家好,我是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2024级英语专业3班的吕彤彤,很高兴参加这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一次深入乡村、了解基层的机会,我渴望用自己所学为乡村送去一份温暖,也期待在实践中磨砺自我、收获成长。我期待踩着田埂上的晨光,听老乡们讲耕耘的故事;期待用学到的知识搭起桥梁,哪怕是帮孩子们解答一个难题、为村里的小事出个主意,都是有意义的闪光。乡村的广阔天地,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我将带着热忱与责任踏上征程,努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大家好,我是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2024级英语专业2班的陈怡瑾,非常高兴能够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与同学们一起来到咸阳市永寿县马坊镇开展实践调研。我们将走进田间地头,沿着“四好农村路”看乡村产业变化,在直播助农中体悟“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的政策温度。深入田间,才懂“强国必先强农”,“振兴关键在人”。作为青年的我们唯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篇章里写下青春注脚,奉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是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2024级英语专业2班的高紫悠。怀着满腔热忱与学习的渴望,我参加了这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与团队一起走进咸阳市永寿县马坊镇,经历一段难忘的旅程。我认为,“三下乡”的意义远不止于“下乡”,更在于“知乡”、“爱乡”与“助乡”它为我们搭建了一座连接校园与社会、理论与实践、青年与基层的桥梁。我渴望通过这次实践,真正沉下心来,了解乡村的现状与需求,感受乡亲们的淳朴与智慧,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在服务中提升自我。我希望能用真诚的态度、勤恳的行动,为永寿县马坊镇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汲取养分,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让我们携手同行,在这片广阔天地里,共同书写属于这个夏天的青春篇章!

大家好,我是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2024级英语专业3班的张瑞琪,共青团员。十分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参与这次赴马坊镇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英语专业的学习让我既掌握语言工具又能将专业优势融入实践和伙伴们携手共克挑战和完成任务。在这次实践中,我将以专业素养搭建语言桥梁,以青年视角记录乡村振兴,努力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展现胸怀基层、中外结合的精神品格。

本次活动,团队成员们怀揣着热情,积极地投身当地的振兴发展中,以服务的姿态展示当代青年的青春风采。从果园里的科学管护,到分拣线的精细分级,再到电商直播的现代化销售,这背后是乡村产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将采集到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的素材,用青春视角讲述苹果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让更多人看见乡村产业的无限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