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生工作
  3. 团学活动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团学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暑期社会实践团活动纪实⑦

  • 来源:外国语学院
  •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01
  • 浏览量:

7月15日上午,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山阳实践团队开展了深入居民家中的调查走访活动。团队成员在社区负责人的引导下,对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的相关具体情况进行走访调查。

团队成员一行分为三个专项调查小组,分组进行入户实践调研。了解了辖区居民的生活现状、需求与期盼,精准掌握民生热点问题,为后续民生服务优化、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通过面对面入户访谈,收集居民在居住环境、收入消费、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养老等)、社区治理、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真实数据与意见,客观分析当前居民生活的优势与痛点,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建设宜居社区提供决策依据。

团队成员丁毅博、李宇轩、韩雅鑫同学前往了徐女士家中,家庭有两名患有病的孩子,在特殊学校就读,有时会聘请家庭教师来家里教书,夫妻两人均在本县务工。据徐女士反映,当前居住的社区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生活品质有显著提升。关于儿童的教育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会进行定期走访调查慰问,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显著提升。


在调查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遇到了三名山阳一中的初中学生,并对学生进行了短暂的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出家里存在外出务工的情况,社区里的老人缺少相应的文化娱乐活动,公共娱乐活动空间缺乏。关于这点,社区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性措施,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保障精神的富足感,朝着更加高质量幸福迈进。


下午,团队成员师伟豪、牛宇航等人,来到了刘先生的家中,刘先生热情地邀请队员进入家中并积极回答队员的一些提问。据了解,刘先生患有疾病,他的妻子患有其他疾病同时还在建筑工地上班,家庭条件十分艰苦,他的孩子正在当地上学,全家的经济收入基本来自刘先生的妻子。但是在聊天的过程中刘先生并没有显得十分消极,而是十分乐观地与队员讨论有关社区的情况,刘先生表示,多亏了国家的政策帮助,孩子有学上,看病有地方,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他也希望社区可以多提供一些免费入户检查身体的机会,为孩子提供一些课后辅导和学习用品的资助。团队成员对刘先生的乐观态度感到十分敬佩,并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品赠予刘先生。聊天结束后,队员对刘先生的接待表示了感谢,并且附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队长何其帆,副队长刘怡宁带领团队成员们走进了一户特殊的家庭中,刚走出电梯门,团队成员发现这户门口挂着金灿灿的“光荣之家”的牌匾。开门后吴女士介绍道,家中一共有4个孩子,大儿子以前是军人,如今已退伍在外地上班,二儿子今年刚刚高考完,坐在沙发上的三女儿9月份就要升至高二准备高考,而坐在餐桌上的小女儿,出生时就患上严重疾病,卢女士和丈夫走遍当地甚至全省所有医院都无法医治,一辈子生活不能自理,而卢女士的丈夫又因病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所以家中唯一的经济收入来源为一天打两份工还要陪同小女儿上学的母亲卢女士。面对现实困境,卢女士表达出了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只要能让三个孩子顺利进入到社会工作,小女儿平平安安度过并不幸运的一生,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达成了。小队成员为卢女士家庭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并对卢女士家庭的未来表达了真心的祝愿,卢女士也为小队成员此次的到来表示感谢。


此次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山阳实践团队的调研走访活动,通过与不同家庭的深入交流,既捕捉到了社区在民生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的积极成果,也敏锐洞察到部分家庭在教育、医疗、经济以及社区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需求。这些一手信息为团队后续的工作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助力山阳在建设宜居幸福社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