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生工作
  3. 团学活动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团学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译”龙门文化 传古耿新风③ ——外国语学院赴河津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河津市黄河大梯子崖开展调研活动

  • 来源:外国语学院
  •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01
  • 浏览量:

7月13日,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河津市黄河大梯子崖开展调研活动。

团队选择乘坐市内公交前往大梯子崖景区,河津市内乘坐公交免费且可直达。

公交沿途经过“一桥连秦晋,天堑变通途”的禹门口黄河大桥。禹门口黄河大桥连接陕西省韩城市和山西省河津市,便利了两地之间的人流和物流交往,提高了交通效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西北地区跨境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斜拉桥。

到了目的地,团队成员选择了从梯子崖到桃花谷的路线。黄河大梯子崖,是在悬崖边开凿的石梯,陡峭的崖壁让人望而生畏,但在险峻的崖壁上仍展示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和不屈不挠。

团队成员在攀爬过程中克服了众多苦难,但当大家登上崖顶时,都被崖顶的风景所震撼,所谓“登云梯,跃龙门”,乱云飞渡仍从容。团队成员直观的感受到了黄河的浩荡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攀爬黄河大梯子崖需要勇气和决心,队员们克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山顶。大家休息片刻恢复体力后便迈出了下山的步伐。转眼间,我们的队伍来到了“七里画廊桃花谷”,虽不逢花季,但仍可窥到这里满山谷盛开桃花后的芳菲春色。下桃里旁的流觞曲水,让我们得以体会到古人的闲情雅致。而坐石听泉则会更别有一番风味,只可惜我们行程匆忙,步履不停,只驻足片刻。尽管如此,千年前三两文人墨客坐在石旁,饮酒吟诗,此番美景仍会勾起游客们的无限遐想。

接下来,在走过了在阳光下清透明亮的玻璃栈道后,我们分成了两小队,一组选择了普通的小道前往下山的电梯,一组选择了挑战著名的“飞云渡”。后一小组的成员直面了内心的恐惧,顺利的完成了岩石峭壁的索道穿行。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河津社会实践团在对黄河大梯子崖景区深入参观调研后,对河津传统龙门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实践团队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将矢志不渝,将自己所学投入到实践活动中,为河津传统龙门文化传承和推广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成员感悟

张泽羽:起初,站在梯子崖下,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敬畏。悬崖峭壁高高耸立,瀑布飞腾而下,黄河奔腾而过,两岸青山绿水,景象壮丽而又宁静。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体力上的考验,更是一次对内心勇气和决心的挑战。

在攀登到达梯子崖顶端的时候,我站在黄河大峡谷的边缘,俯瞰着黄河滔滔的流水,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宏伟。这种壮观的景象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伟大,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奥秘。

下山时,我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但是却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岁月和历史的沧桑。

回望这次攀登的经历,我深深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抵达终点,而在于过程中的体验和成长。这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前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杨志坚:黄河大梯子崖,壁立千仞,攀登者心怀敬畏,踏石而上。每一步都承载着挑战与坚持,汗水洒落在崖壁,勇气在心头燃烧。登顶之际,黄河壮阔尽收眼底,那份成就感与喜悦,如波涛汹涌,激荡人心。

攀登其上,是对我自己体能的挑战,更是对我意志的考验。沿着陡峭的崖壁,一步步向上,每一步都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我感受到了其厚重与坚韧。我站在崖顶,俯瞰黄河奔流,豪情满怀,仿佛天地都在脚下。攀登黄河大梯子崖,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领略到自然的壮丽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