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4日上午9点,"红旅语韵"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到达刘志丹烈士陵园,准备开展烈士陵园双语红色宣讲活动。上午9:00-10:00,团队成员进行复习讲稿,优化讲解流程的准备工作,针对前一天初次讲解中衔接不流畅,部分细节记忆不牢固等问题进行复盘和改进。
由于天气原因,上午来的游客很少,到上午十点半左右,陆续有团体游客进入园区,团队热情接待。首先,团队成员带领游客在陵园口瞻仰刘志丹的雕塑,接着向他们介绍石雕及两侧石碑,第一小组成员用英语引导游客朋友,并与其中前来参观的高中生和初中生朋友进行简单的互动和问答。
接着,团队成员带领游客进入刘志丹革命事迹陈列馆进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先由团队英文讲解组用英文对刘志丹将军每一阶段事迹总体状况进行概括性讲解,后用汉语结合展馆图片、展柜文物等详细讲解。讲解时,一些学生游客被团队的双语讲解所吸引,团队成员便和他们互动并增加了关于专有名词的讲解,比如"革命老区""Old Revolutionary Area"、"根据地""strongholds"、"解放军""People's Liberation Army"等,学生朋友们反响很好,团队在讲解中英汉交织依次进行,增强了讲解的趣味性,也能让学生游客在游玩中学到英语。
下午15:00左右,迎来了第二批游客。考虑到游客中有小朋友,团队在讲解过程中增加了刘志丹的相关小故事一刘志丹卖碗。并建议小朋友角色扮演,利用对话的形式,更好地记住刘志丹的故事,寓教于乐。
刘志丹卖碗的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九三五年二月间,刘志丹买了一些碗,用毛驴驮上,伪装卖碗,去侦察白军的哨位。即便是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他也坚决拒绝使用公家的东西来满足个人需求,而是选择卖掉自己的私人物品以支持革命活动或帮助群众。这反映了他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的高尚情操以及为革命事业和人民群众利益甘愿牺牲个人财物的无私精神。这些品质不仅在刘志丹个人身上得到体现,也成为了后来宣传和教育中推崇的"刘志丹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共党史上被看作是革命者应该具备的典范品质。刘志丹的精神影响了无数后来的革命者和建设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团队希望从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向小朋友介绍刘志丹,有助于小朋友们对刘志丹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
下午 17 点左右,双语讲解活动圆满结束,闭馆之际,外地游客朋友对团队成员的活动非常关注,也对团队成员的做法表示支持,还关注了本团队的公众号,并对后续的讲解活动报以很高期待,这对团队成员是莫大的鼓励。小朋友的到来,丰富了我们的活动形式,为我们的活动策划带来了更多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