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生工作
  3. 团学活动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团学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译”龙门文化,传古耿新风⑤——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河津市卜子夏祠堂与薛仁贵寒窑开展调研活动

  • 来源:外国语学院
  •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01
  • 浏览量:

一. 导语

7月16日,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河津市卜子夏祠堂和薛仁贵寒窑开展调研活动。

二、名人介绍

(一)卜子夏

卜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时晋国人,孔子高徒,七十二贤之一。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他参创儒学,发明章句,首开西河地区私人办学之先河,培养出大批治世经邦贤才,如李悝、吴起、公羊高等著名人物。子夏继承孔子衣钵,竭力传播儒家文化,首开“儒法兼容”的先河。

子夏祠堂位于山西省河津市的阳村乡东辛封村村东,景点共分两部分,分别是子夏祠与子夏墓。卜子夏祠堂汉代即有,历朝历代多次重建,现仅存正殿3间及部分碑刻。院落整洁,绿竹清正挺拔,庙前设一方鼎以供祭祀。

(二)薛仁贵

薛仁贵是初唐名将,臂力过人且擅长骑射,在唐太宗年间征讨高句丽,屡立战功,曾以三箭定天山的壮举闻名于世,为维护唐朝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在个人品德方面也值得尊敬。对待结发妻子的忠贞不渝,以及与王茂生之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情,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薛仁贵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年少贫寒,却忠诚报国、敢于奋斗,他的故事对青年人来说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他的故居在河津市,住所寒窑景区被列为运城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见诸史册、中外闻名,与“诸葛亮的茅庐”、“杜甫草堂”合称为我国历史上的“三寒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三、参观活动

团队成员走进卜子夏祠堂,通过祠内的碑文、匾额、及告示牌介绍,了解了著名儒学家子夏的生平履历、从师经历、门下高徒以及伟大贡献。之后,成员们排好队形在祠堂门口行作揖之礼以致敬先贤。

四、礼仪科普

实践团在卜子夏祠堂前所行之礼,是为拱手礼。它又叫作揖、揖礼,是古时汉民族的相见礼,其历史悠久。通常用于向高才学者和尊贵的人展示敬意。拱手是将两只手掌合并,手指稍微弯曲,手臂向正前方伸出。在行礼时,一般情况下,男子是右手在内,左手在外;而女子则为左手在内,右手在外。

五、结语

子夏祠堂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团队成员们领略到了“西河设教”的遗风,感受到了尊师重教、崇文尚学的传统美德以及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伦理观念,更加坚定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薛仁贵一生为国家的边疆稳定和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有利于激励后人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贡献力量。薛仁贵的一生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纪念薛仁贵,不仅是为了缅怀一位历史名人,更是为了传承他的文化精神、爱国主义情怀、高尚品德以及军事智慧,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六、成员感悟

(一)郑岚兰

儒家经义传千秋,子夏功绩亦千年。继承孔子之学说,经世济民,子夏致力于实务政事,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先进思想和理论。其所提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更是当下不少学子的人生信条。仁礼兼修,德法共治,崇德尚法,其发展的儒家思想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

学习是一场终生的修行,卜子夏用一生诠释着这一道理。他的学习和探索不止于个人的修行,更是利他的修行。其所授学子众多,不仅在知识领域给予学子成长的帮助,更在修身、探索个人发展方面传递自己的经验。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一份抱负,一场生命的探索,一曲可歌可泣终了,千年流芳。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继承历史流传的优秀文明的基础上,应于世界洪流中把握当代中国发展之大势,在崇德尚法的优秀传统中,赓续法治发展的中国特色,将当下的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助力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名人文化是时代留下的脚印,在学习名人文化的时候,我们追本溯源,窥见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学习一个时代的思想文明。

一代名将,以非凡的勇气和军事能力为国家啊鞠躬尽瘁;一生戎马,以赤子丹心谱写一段爱国主义核心的热血壮歌。薛仁贵,以唐初名将闻名,其影响力超越了时代,在历史的流转中熠熠生辉。其诚挚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成为其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代表。

爱国主义是深深镌刻在中华儿女骨血中的名片,薛仁贵以其豪情与军事才能将其向世界展示,中华儿女的热血,体现在开疆拓土,抗击外族上;体现在守卫边疆、护卫家国上;体现在严于律己、流芳百世。作为将军,薛仁贵与将士共进退、同战斗,上至将军,下至官兵,心力牢牢拧成一股绳,团结,成为他们制胜的法宝。薛仁贵优秀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技能,为其实现个人理想、实现国家富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当代青年,因学习先辈精神,传爱国热情,达民族精神,成个人理想,展国家未来。小小的每一个我们,都会在奋斗中共聚,点燃中华的未来。

(二)周湜荣

卜子夏作为孔门七十二贤及十哲中的佼佼者,是经世者,是思想家。“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 的思想表达着学习推动实践发展,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讲明志向坚定和思考的重要性。可见子夏的思想文化包含着知识、品德、信仰、人文关怀等方面。可见知识是子夏文化的基础,它强调学习、实践和理解。

所以,我们青年更传承子夏的精神文化。既要重视学习和实践,也要强调个人品德修养,以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传承人类宝贵的文化。子夏的精神内核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神和人文追求,在未来里,我将不断发掘学习,并弘扬子夏精神文化。

薛仁贵从一个火头军到大将军,三箭定天山,飞马取城,以流火破去阻挡的尘埃,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他出身贫寒, 却凭借一己之力, 从一名普通土兵成长为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他的一生, 是对忠诚、勇敢、智惹的最好诠释, 是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

我深感薛仁贵的成就与影响,他志向高远, 有勇有谋,最终成就一番伟业。对于大学生广大青年来说,当下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更应该学习薛仁贵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难, 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以忠诚、勇敢、智慧为核心品质,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