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介
2020年4月20日,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首站来到柞水后,全县上下积极抢抓总书记点赞“小木耳大产业”历史机遇,以感恩奋进的责任意识、紧迫意识、担当意识,按照“三带、六区、多点支撑”总体布局和“四化发展”的工作思路,群策群力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形成了木耳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带动69个村4051户1.4万余人参与木耳产业种植,户均增收15000元以上。目前,柞水木耳已成为全省具有领先地位和特色优势的产业之一,成为柞水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由政府支持进行柞水木耳博物馆建造。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于7月20日赴柞水县木耳博物馆进行调研。
柞水木耳产业简介
柞水木耳主要以黑木耳、金木耳和玉木耳生产为主。其中黑木耳产量最大,由于玉木耳和金木耳的售价较高,销售量较少,所以产量较少。
柞水木耳博物馆简介
柞水木耳博物馆为体现柞水木耳发展历程、特色和品种以及其自主品牌而建立,礼记有所记载“食所加庶,羞有芝柄”这里的芝柄指的就是菇、耳。柞水县以盛产柞树而得名,这种树木自然枯腐时能生长原生态木耳,当地群众又称之为“耳树”。据《陕西通志》记载,自明清起,柞水人就已经开始从事木耳生产。而现在柞水黑木耳种植发展大体经历了从自然野生、原木栽培(柞树截段人工接菌栽培),到现在的袋料生产(地栽、大棚吊袋、塔栽等方式)三个阶段。2017年来,柞水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反复筛选,将木耳确定为“一县一业”脱贫主导产业,制定实施了“1153”计划。柞水木耳为富硒木耳,通过引进生产全国高产优质菌种和试验示范珍稀木耳新品种发展,建立了独属于柞水的木耳品牌,获得了“全国第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成就,以生态之耳,营养之耳,科技之耳,休闲之耳,致富之耳而闻名。墙的对面是木耳种植管理技术的相关书籍和一些农业著作。
博物馆木耳样品展示
血耳、毛木耳、金耳、黑木耳、银耳、玉木耳、 柞水一号、柞水二号、柞水三号、柞水四号、柞水五号…
博物馆福尔马林样品展示
猴头菇,竹荪蛋,白灵芝,白菇,虫草花……
博物馆墙上样品展示
椴木木耳,斑褐孔菌奶浆菌,枞树菌,红菇,赤芝,硫磺菌,竹荪,平盖灵芝……
农副产品展示
玺栮益生菌固体饮料,慕洱汤(原味木耳饮),福玻斯木耳啤酒,三清演义木耳复合肽饮,半寸农庄银耳面膜,柞水手工挂面,柞水空心挂面,木耳锅巴,柞水木耳香辣酱,木耳含片。
木耳家常菜展示
木耳炒肉丝,鲜橙银耳羹,山药炒木耳,木耳锅巴肉片,香菇木耳焖饭。
木耳小镇摄影展摄影作品展示
木耳小镇摄影展中包含木耳生产种植基地、木耳小镇外观和西川村人民生活等内容,充分体现了柞水西川村乡土人情以及农村种植发展变化。从摄像的角度,展现出西川村木耳种植的发展历程,表现出西川村人民在木耳种植发展的过程中切实的幸福和美好。
团队成员通过对柞水木耳博物馆馆史发展的了解,展品的展出,对柞水木耳的发展变迁有了充分的认识。柞水木耳有其独特的种植环境条件,并且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日益繁荣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木耳品牌的形成,还带动了当地人民的脱贫致富,提升了当地人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