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生工作
  3. 团学活动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团学活动

暑期社会实践 | “苹”水相逢,链动振兴——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咸阳市永寿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③

  • 来源:外国语学院
  •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01
  • 浏览量:

7月9日,团队成员来到宋家园子村,在与当地村长进行交流,对苹果种植情况进行基本了解过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深入苹果种植产业园。

马坊村共富产业园作为当地近些年重点建设园区,采用了果园防雹网棚架系统,它以防雹为核心功能,兼备防虫鸟以及防机械损伤功能,通过网状结构覆盖果园,从而降低自然灾害对果园产量以及果树树势的损害。据果农讲述,在今年的冰雹灾害中,防雹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果园损失。

跟随着村干部的带领,团队成员们进入了苹果种植园,向当地果农悉心咨询苹果种植与售卖情况,了解到当地苹果存在着品质高但销路窄,种植主要靠人力,难以降本增收等问题。团队成员们还向当地果农认真学习到了关于苹果种植的知识,例如苹果怎么施肥,如何套袋,何时套袋以及套袋的原理。

果农们先示范削接穗、切砧木的动作,讲解对齐形成层、绑扎薄膜的要点等,队员们围在一旁仔细学习。在了解苹果种植的相关知识以后,团队成员们跃跃欲试,想要亲自体验苹果套袋,并在当地果农的指导下纷纷开始了尝试,左手托果,右手撑袋,轻轻一旋,袋口金属丝便牢牢锁住枝条。不同颜色的纸袋代表不同品种的苹果。这次学习让队员们实地掌握了农业实用技术,也更直观地体会到农业生产的细节和农民劳作的不易,为后续结合专业知识服务当地农业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

通过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农业科技在提升果品品质、降低农药残留中的关键作用。当地果农以严谨工序守护产业效益的做法,为团队成员们树立了质量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此次劳动教育强化了专业认知,也促使团队成员们将课堂所学与乡村振兴需求精准对接,为后续开展技术推广与产业调研积累了宝贵经验。